第447章 清算行动(1 / 1)

潇湘省,省委组织部三号会议室。

一道红头文件刚刚印发,全称为:

> 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“干部画像倒查清理专项行动”的通知

文件由省委组织部、省委纪委监察委、机制改革领导小组三方联合署名。

这是潇湘历史上第一次以“画像评分”为切口,倒查干部履职情况。

行动明确:

- 所有机制评分85分以上、任职半年以上的县处级以上干部将纳入本轮清理;

- 组织系统必须就每一份画像分数进行实地验证,走访调研、审计绩效、群众测评三位一体;

- 对于图谱评分与实际表现高度不符的,将予以通报处理,并建议纳入组织部“机制失信记录”;

- 图谱失实人员,将限制其在机制系统内的资源接入权限,不得作为先进干部推荐对象。

这场清理行动被媒体称为“机制改革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自审”,更被党内视为李一凡发出的“画像肃清令”。

……

省委常委会议。

赵建国放下文件,看向李一凡:“一凡,你是这项机制的设计者。你怎么看现在的争议?”

李一凡没有回避。

“书记,我们必须区分‘制度的失误’和‘人的投机’。”

“机制不是万能的,它也会出错,但错误并不可怕。”

“真正可怕的是——我们知道系统有漏洞,却不堵,而是留着利用。”

“我们清算的,不是机制分数高低,而是那些打着机制旗号行‘投机之实’的干部。”

“我们要给所有人一个信号:画像不是护身符,分数不是晋升单,机制不是保护伞。”

“机制要从‘激励系统’转变为‘纪律系统’。”

……

清查行动一经发布,全省震动。

组织系统内多名中层干部被抽调组成“画像交叉核查组”,分赴各地。

在星城市,首轮通报的干部是原岳北区住建局局长刘思阳。

他的画像评分一度为全区第一,被称为“工程执行模范”。

但交叉评估发现:

- 三项重点项目中有两项停摆;

- 节点打卡虚实交错,填报材料高度雷同;

- 区财政办发现其签批的四笔“机制建设专项资金”尚未到账,即已录入平台“资金完成节点”。

当通报发出,刘思阳在常委会上的解释只有一句话:

“我是按照流程填的,是系统允许的。”

这句话,彻底激怒了李一凡。

他当即表态:

“从今天起,星城市全面暂停‘自动生成打卡模板’功能。”

“机制系统升级为‘行动轨迹绑定’模式,打卡必须由工程实景回传+轨迹数据+群众反馈三重认证。”

“没有真实行为,就不能有机制行为。”

……

而与此同时,全省范围内首批“高分异常干部名单”陆续公示,共计7人。

省委组织部首次建立“机制画像校正库”,对图谱偏差干部进行“重新画像”,并作为后续职务调整参考依据。

机制画像,第一次具备了“惩戒力”。

赵斌低声对李一凡说:“这一波,会让很多人怕。”

李一凡平静回应:“机制从来不是让他们信服的,是让他们不得不遵守的。”

“我们不是要打造一个‘完美机制’,而是——一个干部不敢作假的系统。”

……

与此同时,省委办公厅舆情系统反馈——画像清理行动后,平台后台“数据重复度”下降30%,“集中打卡”现象下降43%。

一些本来准备冲击高画像的干部,开始主动调减“打分动作”。

机制系统运营团队第一次形成内部评估结论:

> “机制从‘抢分逻辑’过渡至‘稳分逻辑’,开始具备负激励效应。”

> “画像清算,极大提升了组织系统对机制的尊重程度。”

> “机制正在从‘上分工具’变为‘行为监管器’。”

……

省委副书记会议上,李一凡提出一项新设想:

“建议设立‘机制画像联审会’,组织、纪委、平台三方每季度开展一次联合数据复核。”

“所有进入省管干部提拔名单人员,必须通过一次机制数据透明审查。”

“机制画像,将不再是组织决策的参考,而是——组织决策的前置环节。”

……

赵建国敲了敲桌子:

“你要机制替代组织?”

李一凡摇头。

“不,我要组织——真正掌握机制。”

“机制不属于我,也不属于任何人。”

“它属于这个时代,属于我们对干部治理模式的重新认知。”

……

记住本站阅读地址:Dengbi5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