潇湘省,省委组织部三号会议室。
一道红头文件刚刚印发,全称为:
> 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“干部画像倒查清理专项行动”的通知
文件由省委组织部、省委纪委监察委、机制改革领导小组三方联合署名。
这是潇湘历史上第一次以“画像评分”为切口,倒查干部履职情况。
行动明确:
- 所有机制评分85分以上、任职半年以上的县处级以上干部将纳入本轮清理;
- 组织系统必须就每一份画像分数进行实地验证,走访调研、审计绩效、群众测评三位一体;
- 对于图谱评分与实际表现高度不符的,将予以通报处理,并建议纳入组织部“机制失信记录”;
- 图谱失实人员,将限制其在机制系统内的资源接入权限,不得作为先进干部推荐对象。
这场清理行动被媒体称为“机制改革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自审”,更被党内视为李一凡发出的“画像肃清令”。
……
省委常委会议。
赵建国放下文件,看向李一凡:“一凡,你是这项机制的设计者。你怎么看现在的争议?”
李一凡没有回避。
“书记,我们必须区分‘制度的失误’和‘人的投机’。”
“机制不是万能的,它也会出错,但错误并不可怕。”
“真正可怕的是——我们知道系统有漏洞,却不堵,而是留着利用。”
“我们清算的,不是机制分数高低,而是那些打着机制旗号行‘投机之实’的干部。”
“我们要给所有人一个信号:画像不是护身符,分数不是晋升单,机制不是保护伞。”
“机制要从‘激励系统’转变为‘纪律系统’。”
……
清查行动一经发布,全省震动。
组织系统内多名中层干部被抽调组成“画像交叉核查组”,分赴各地。
在星城市,首轮通报的干部是原岳北区住建局局长刘思阳。
他的画像评分一度为全区第一,被称为“工程执行模范”。
但交叉评估发现:
- 三项重点项目中有两项停摆;
- 节点打卡虚实交错,填报材料高度雷同;
- 区财政办发现其签批的四笔“机制建设专项资金”尚未到账,即已录入平台“资金完成节点”。
当通报发出,刘思阳在常委会上的解释只有一句话:
“我是按照流程填的,是系统允许的。”
这句话,彻底激怒了李一凡。
他当即表态:
“从今天起,星城市全面暂停‘自动生成打卡模板’功能。”
“机制系统升级为‘行动轨迹绑定’模式,打卡必须由工程实景回传+轨迹数据+群众反馈三重认证。”
“没有真实行为,就不能有机制行为。”
……
而与此同时,全省范围内首批“高分异常干部名单”陆续公示,共计7人。
省委组织部首次建立“机制画像校正库”,对图谱偏差干部进行“重新画像”,并作为后续职务调整参考依据。
机制画像,第一次具备了“惩戒力”。
赵斌低声对李一凡说:“这一波,会让很多人怕。”
李一凡平静回应:“机制从来不是让他们信服的,是让他们不得不遵守的。”
“我们不是要打造一个‘完美机制’,而是——一个干部不敢作假的系统。”
……
与此同时,省委办公厅舆情系统反馈——画像清理行动后,平台后台“数据重复度”下降30%,“集中打卡”现象下降43%。
一些本来准备冲击高画像的干部,开始主动调减“打分动作”。
机制系统运营团队第一次形成内部评估结论:
> “机制从‘抢分逻辑’过渡至‘稳分逻辑’,开始具备负激励效应。”
> “画像清算,极大提升了组织系统对机制的尊重程度。”
> “机制正在从‘上分工具’变为‘行为监管器’。”
……
省委副书记会议上,李一凡提出一项新设想:
“建议设立‘机制画像联审会’,组织、纪委、平台三方每季度开展一次联合数据复核。”
“所有进入省管干部提拔名单人员,必须通过一次机制数据透明审查。”
“机制画像,将不再是组织决策的参考,而是——组织决策的前置环节。”
……
赵建国敲了敲桌子:
“你要机制替代组织?”
李一凡摇头。
“不,我要组织——真正掌握机制。”
“机制不属于我,也不属于任何人。”
“它属于这个时代,属于我们对干部治理模式的重新认知。”
……
记住本站阅读地址:Dengbi5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