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,这一天,崔妙华真的又打了三场。
最后,崔妙华连挥动球杆的力气都没有了。
南雪音却跟没事人似的,又迅速地赢下了一局。
崔妙华浑身无力,几乎是从马背上滑落下去的,伺候的丫鬟眼疾手快地过来接住了她的身子,搀扶着她回去歇息。
“喂,崔妙华。”南雪音还在马背上喊她,“怎么不打了?”
崔妙华假装没听到。
“崔妙华?”南雪音的枣红马往前走了两步。
丫鬟还以为是崔妙华没听到,耐心地提醒她:“小姐,有人喊你打马球。”
崔妙华恶狠狠剜她一眼,“闭嘴!不许说话!那是个疯婆娘,以后见着她,我都得绕道走!”
南雪音其实听到了她的话,但她一点儿也不生气,反而觉得有趣,朗声笑道:“下次再一起打马球!”
崔妙华脚底步子都加快了,落荒而逃似的。
这一天,她有了一个活着的噩梦。
满奉都的人也都知道,太子爷喜欢的女子姓南,一手马球打得出神入化,将那天所有上场的人都打了个屁滚尿流。
她已经成为了奉都城中的一个传奇。
而传奇打到日暮时分,终于看到了作为彩头的翡翠玉佩。
见她额头上一滴汗水都没有,使者笑着询问:“姑娘,您还打马球吗?待会儿是最后三场,奖励十分丰厚的。”
南雪音于是问:“还有比这个玉佩更好看的东西?”
使者摇头:“非也。只是有黄金百两。”
南雪音:“哦,那不打了。黄金百两,没什么意思。”
使者:?
黄、黄金百两,没什么意思?!
南雪音把玩着玉佩,大步流星地离开了。
使者在她身后问:“姑娘,您先前赢来的那些彩头怎么办?”
南雪音头也不回,随意地摆了摆手:“送去东宫!”
她一路过去,发现四周好多人都在看她。
她不为所动,气定神闲,一直回到了萧攸澜的席位。
一看,除了萧攸澜和束遇,还多了个从没见过的男子,看起来三四十岁年纪,一身锦袍,眉眼看起来倒是有点儿眼熟。
男子一见着她便笑:“南小姐,你的马球打得很好,特意学过吗?”
南雪音嗯了一声,回答:“刚学的。”
侧过脸,去问萧攸澜:“这是定国公家的吗?”
萧攸澜眉眼柔和:“你怎么知道?”
南雪音道:“看起来和定国公长得很像,和崔妙华也有点。我感觉,他们应该是一家。”
作为脸盲,萧攸澜对于这些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感触。
但南雪音这么说,他还是笑了一笑:“你的感觉很对。他是定国公的胞弟,姓崔,单名一个逐字,他如今在奉都监察院任职。”
南雪音若有所思,“这样啊。”
如今奉都开展了对萧鸣玉和萧攸澜的稽查,这件事主要是交给了监察院来做,萧攸澜在这种时候见这个崔逐,也在情理之中。
她没再说什么,在萧攸澜身旁坐下,看看桌上,还放着瓜果与糕饼,萧攸澜向来谨慎,并没有碰其中任何一样。
南雪音环视一圈,挑了一个看起来最合眼缘的糕饼,放进嘴里。
“南小姐,您的叔叔,是青州长史,叫南冀云,是吗?”
南雪音咀嚼着糕饼,点了点头。
崔逐又问:“那请问您的父亲呢?”
南雪音咽下糕饼,言简意赅:“过世了。”
崔逐一愣。
但是比起崔逐这么大的反应,南雪音淡定得多。
父母离世这么多年,她早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,虽然心里还是酸酸涨涨的有些难过,但也不至于流露出十分明显的神色变化。
说完了,南雪音又拿了第二块糕饼,往嘴里塞。
萧攸澜侧目,“饿了吗?”
南雪音含含糊糊地嗯了一声,咽下去,补充说道:“刚才打马球打累了。”
萧攸澜笑起来:“那去吃晚饭吧,天色也已经不早了。”
“好啊!”
南雪音赶紧放下了第三块糕饼。
她记得的,中午他们吃的是三鲜面,晚上要去酒楼吃饭菜。
这个糕饼味道一般,她不想糕饼在她肚子里占位置,导致待会儿饭菜都吃不下。
萧攸澜站起身来,对崔逐道:“孤要回去了,不便去向定国公夫妇道别,你代传一声吧。”
崔逐也跟着起身,行了个礼:“是。”
离开马球场去坐马车的路上,南雪音记起来重要的,从怀中掏出一只翡翠玉佩,递给萧攸澜,“这个,我赢来的。送给你。”
萧攸澜接了过来。
玉佩成色不错,毕竟是定国公特意备下的彩头。
而对于他来说,最珍贵的并不是这枚玉佩本身,而是,这是南雪音送给她的。
“一开始我也不想打那么久的马球,主要是第一场的彩头居然是个簪子,送簪子给你,肯定不合适,所以我又打了几场,”南雪音道,“刚才就想给你的,一看见那个崔逐,又给忘了。现在才想起来。”
她看看萧攸澜,有点儿不放心,问:“你喜欢吗?”
萧攸澜眸光温柔,“喜欢。”
南雪音松了口气,愉快地笑起来:“你喜欢就好。”
又忍不住感慨:“我之前还以为用那么好的东西当彩头,他们马球肯定打得很厉害,但是我打了几场,发现他们都没什么力气,打球都绵绵软软的。我一个人就可以打三个了。”
萧攸澜摩挲着玉佩,轻笑道:“来这儿打马球的基本都是些权势贵族,肩不能扛,手不能提,怎么打得过你。”
南雪音点点头,“所以还挺没意思的,以后不打了。”
萧攸澜笑道:“如果你想玩,下次我陪你。”
南雪音惊讶:“你也会打马球?”
“会啊。我基本上什么都会。”除了不认人脸。
南雪音看起来有点兴奋,“那你今天怎么不上场?”
萧攸澜回答:“今天人太多了。”
南雪音疑惑,这跟人多有什么关系?
后边的束遇解释:“太子殿下身份尊贵,比较注重在外人心目中的形象。人太多了,殿下就不好上场。”
南雪音这才恍然大悟。
说话间,一行人已经走近了东宫的马车前。
南雪音原本心情不错,然而定睛一看,却见到了一个不速之客,正在马车附近踌躇犹豫。
记住本站阅读地址:Dengbi5.com